长久地喜欢一个东西,并且没有倦怠的感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点很值得珍惜


十年小米:新物种生于未来 |吴声荐读

https://mp.weixin.qq.com/s/80ThKstDqdxGlyJoFKcmVQ

Original 场景实验室 吴声造物 Yesterday

「小米的十年,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十年。和这个伟大的时代同行,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8月11日「小米十周年」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现场首发官方授权小米传记《一往无前》。本书由知名传记作家范海涛所著,从2018年底开始历时1年半时间,先后采访小米团队100多人,深度还原小米「热血十年」。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为本书撰写评论,下为全文,与你分享。

文|场景实验室创始人 吴声

对于已是最年轻「世界500强」的小米,称作「新物种」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但非此不足以理解,为何此时小米依旧「一往无前」。

读完范海涛老师这本关于小米的传记,我被不同时间点淋漓尽致的细节刻画打动。并不是故事的移情或共情,而是战略决策场景的复刻:纠结、犹疑、辗转反侧与孤独。不止创业维艰、九死一生的跌宕,那些激情与磨砺,传奇与枯燥,像极了西西弗斯,也像极了不确定时代的个体蜕变。小米的十年求索,与商业洪流的回转、生活方式的变迁彼此映射。这个意义上看雷军在十周年演讲所说,「小米的十年,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十年。和这个伟大的时代同行,是我们最大的荣幸」,不仅不是空话,自有血泪注解其中。我二十几年前从南京第一次到北京,最深印象是端门的一角,一个月前经过,让我触动的岁月语汇依然历历在目,震撼不已。这种感受庶几小米十年的时间刻度。

移动互联网显然已进入被复盘的时间窗口,小米故事是不错的标尺。雷军则从「中关村劳模」进化为算法时代的「建模」。人的尺度也可以如是延展,远远超乎想象。

气象万千或者泥沙俱下,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寸进正是数字商业深入的序章。庞大数字化用户基础,极度丰富、创新的场景,成为一代人的创业底色与生活细节。以此理解小米的旅程,作为「大浪淘沙」后的勇者仍在,我想最意味深长的角色,正是一个漫长的陪伴者。恍然间,我们已被陪伴进入数字生活纪。在小爱同学与米家App添加的家居列表里,岁月历久弥新,激进无比又缓慢如斯。

小米创办之初,作为软件的米聊更容易被投资人理解,而用互联网思维改变制造业,不仅过于领先,难度也让我辈频频质疑。犹记得2010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在保福寺桥边的银谷大厦八楼,靠近窗边的一个狭长会议室,雷军拿出四五部手机展示的兴奋之情。今天回想起眼中有光的那个场景——软件驱动的新硬件似乎隐喻了十年后的手机×AIoT,原来初心就是战略,基因果然决定走向。「让中国品牌在全球崛起,让每个人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数字时代的美好生活,不仅是新商业范式、新技术参数,还是新的数字审美,更是跨越数字鸿沟的连接普惠。

小米和微信做着一样的事,和快手的逻辑也不乏吻合:让更多的人接入互联网,平等地获取信息。

小米手机可以被定义为互联网普惠硬件——就是普惠互联网的硬件入口。「专注极致口碑快」「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参与感」「新铁人三项」……这些源自小米的「热词」,是辐射范围远超「米粉」的战术、信条和精神,成就大众的专业主义信仰,也成就移动互联网的飞入寻常百姓家和对数字生活方式的期待。

还可以从更广的图景一览这十年。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化,数字化原住民登上舞台。新技术与新需求共振,中国成为场景丰沛的「造物场」,包括小米、微信、快手在内,字节跳动、美团、bilibili、拼多多等一批新物种应运而生。中国创新对数字化普惠和全球化「模式溢出」的推动,令其独特价值和创造性能量足以被认真审视。

《一往无前》在一个刚好的时间点,让你从别人的热血讲述,回味自己的岁月燃情。海涛老师凭借极佳的全球化视野与深入的创业者共情,让我们能够一同走进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海。

那么到底该怎样定义现在的小米?我最直观的感触是——数字时代的反脆弱能力样本。在小米的发展脉络里可以清晰看到新物种的精神,永远面对不确定性,永远解决新的问题。供应链的问题、全球化渠道的问题,几度生死一线,是十足的危机。而新问题也带来新能力:代理商合作网络、本地化适配能力打磨,让小米之后的全球化更具深度,走在新出海企业前列。优秀创始人和团队如何始终「转危为机」,小米的案例是值得大家研究与学习的。见招拆招,攻必克,行必果,是方法论,也是精气神。

小米手机「透明探索版」指向的「技术热爱」,小米有品成为数字生活的「黑科技平台」,今年发布的MIUI12给出直面隐私权考量的解决方案——开发新场景,探索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直面商业规则与伦理的无人区。每个立足点都表现出极强的「超级用户思维」,「因为米粉,所以小米」让小米能够跌倒再爬起,也让小米的群众基础岿然不动又地动山摇。

源于未来的规则注定孤独,主流也注定从「无人区」崛起。

小米与我们所能看到的互联网公司不一样,也和普通智能硬件或物联网公司不尽相同,它从一开始就牢牢锚定未来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所以用硬件来概括,用软件来总结,用互联网服务来描述,用AIoT来定格,都不够准确。从「手机+AIoT」到「手机×AIoT」中可以看出的脉络,小米是来自未来的智能生活方式和智慧开发平台新物种。

像大家耳熟能详的鸡汤,站在未来看现在,难的是如何挣脱当下,抽离而客观。如果说今天定义了十年前,那么十年后是万物车联的总结还是智慧家居的总结才能定义今天的小米?所有的去处都和来路有关。海涛老师的文笔细腻,措辞极富场景感,她深入的总结不乏面向未来的处处展望,我们隐约能读到小米的后天,万物互联,数字生活路阻且长。

十年小米正年轻,因为未来总是刚刚开始。我喜欢的台湾建筑师姚仁喜说过,「长久地喜欢一个东西,并且没有倦怠的感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一点很值得珍惜」。在小米创始人雷军身上,我同样看到了这种初心。还有更多的十年,值得不变,也值得陪伴。

-end-

精彩专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