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教授包云岗:一生一芯计划负责人


中科大本科生9个月设计出64位处理器:已成功流片、可运行Linux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9298856/answer/1363569013
2018年11月8日,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经过9个月筹备工作,中国开发指令生态(RISC-V)联盟正式成立。

一是用Chisel开发,此前我们实验室做过Chisel与Verilog在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上的对比实验,证明Chisel能数倍替身开发速度,同时开发质量不比Verilog差,相关结果发表在论文《芯片敏捷开发实践:标签化RISC-V》。二是以余子濠为南大开发的一款教学RISC-V处理器核为基础进行改进,这主要是因为余子濠在开发这款处理器的过程中构建了丰富的工具,包括NEMU软件模拟器、指令差分测试框架等,这些都有助于加速开发。

2020年6月2日,国科大本科生毕业设计答辩日。五位同学分别介绍了他们基于COOSCA处理器核的进一步优化工作:王华强:《基于RISC-V的乱序多发射处理器设计》张紫飞:《基于RISC-V的向量处理单元设计》张林隽:《开源处理器分支预测器的设计与性能优化》金越:《基于敏捷开发语言的开源处理器非阻塞缓存的设计与实现》王凯帆:《RISC-V平台下的二进制翻译与优化》其中王凯帆的毕业设计中使用了COOSCA核,也是他们自己设计的核首次在科研中得到应用。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435116

孙凝晖院士介绍“一生一芯”计划,孙凝晖表示,国科大践行“硅上做教学”理念,旨在充分发挥独特的“科教融合”办学优势,通过打造“一生一芯”计划这样具有贯通性和挑战性的实践课程,来贯通本科阶段计算机系统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形成具有国科大特色的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中科大本科生 9 个月设计出 64 位处理器:已成功流片、可运行 Linux
2019年12月19日,一款64位RISC-V处理器SoC芯片完成设计,并基于中芯国际110nm工艺完成投片。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官方消息,五位该校 2016 级本科生主导完成了一款 64 位 RISC-V 处理器 SoC 芯片的设计,并实现了流片。

  据悉,上述处理器可以成功运行 Linux 操作系统,同时还能运行学生自己编写的国科大教学操作系统 UCAS-Core。

  据了解,国科大于 2019 年 8 月启动了“一生一芯”计划,目标是通过让本科生设计处理器芯片并完成流片,培养具有扎实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

  “一生一芯”计划负责人、国科大计算机学院教授、中科院计算所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包云岗介绍,学生们将这款处理器芯片命名为“果壳(NutShell)”,与“国科”发音相同,希望通过自己设计的处理器芯片来寄托对国科大深厚的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RISC-V 全球论坛已经接收了“果壳”团队的投稿,上述同学将代表团队于 9 月 3 日向全球业界介绍“果壳”的设计。“这是‘果壳’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

  RISC-V 是一个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ISA)。与大多数指令集相比,RISC-V 指令集可以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 RISC-V 芯片和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