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2025-11-26
完整版《新闻联播》 20251126 19:00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
2.【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民生为本 上海建设宜居城市;
3.李强会见汤加国王;
4.赵乐际对澳大利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5.赵乐际会见汤加国王;
6.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王沪宁会见与会代表;
7.【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广西:端稳国家“糖罐子” 甘肃: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8.全力推进冬修水利 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9.《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发布;
10.国内联播快讯:
(1)今年前10个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7%;
(2)第十四届全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举行;
(3)全国已建立883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
(4)漳汕高铁福建段开始架梁;
(5)2025科创大会在上海举行 总台高质量发展上海项目发布;
(6)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开幕;
(7)长春成功申办2027第33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11.国际人士表示高市早苗错误言论亵渎历史正义 日本民众再次集会要求高市早苗撤回错误言论;
12.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
13.俄称打击乌能源设施 乌称打击俄炼油厂 乌称乌美就结束俄乌冲突新计划关键条款达成共识 俄称不急于催促乌问题谈判;
14.国际联播快讯:
(1)联合国正式启动下任秘书长遴选程序;
(2)委内瑞拉总统称已审查国家防御计划;
(3)美国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降;
(4)米兰冬奥会圣火火种采集仪式举行。
(《新闻联播》 20251126 19:00)
1.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
2.【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民生为本 上海建设宜居城市;
3.李强会见汤加国王;
4.赵乐际对澳大利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5.赵乐际会见汤加国王;
6.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王沪宁会见与会代表;
7.【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广西:端稳国家“糖罐子” 甘肃: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8.全力推进冬修水利 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9.《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发布;
10.国内联播快讯:
(1)今年前10个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7%;
(2)第十四届全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举行;
(3)全国已建立883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
(4)漳汕高铁福建段开始架梁;
(5)2025科创大会在上海举行 总台高质量发展上海项目发布;
(6)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开幕;
(7)长春成功申办2027第33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11.国际人士表示高市早苗错误言论亵渎历史正义 日本民众再次集会要求高市早苗撤回错误言论;
12.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
13.俄称打击乌能源设施 乌称打击俄炼油厂 乌称乌美就结束俄乌冲突新计划关键条款达成共识 俄称不急于催促乌问题谈判;
14.国际联播快讯:
(1)联合国正式启动下任秘书长遴选程序;
(2)委内瑞拉总统称已审查国家防御计划;
(3)美国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降;
(4)米兰冬奥会圣火火种采集仪式举行。
(《新闻联播》 20251126 19:00)
新闻联播
2025-11-26
完整版[视频]习近平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1月25日,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电。习近平指出,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关乎国际公平正义,牵动地区局势。当前形势下,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凝聚共识,采取更积极行动,确保实现加沙全面持久停火,避免战火重燃。
要秉持“巴人治巴”原则开展加沙战后治理和重建,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照顾地区国家的合理关切。要尽快改善加沙人道局势,减轻巴勒斯坦人民苦难。最重要的是锚定“两国方案”大方向,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实现政治解决。
习近平强调,巴勒斯坦问题也是对全球治理体系有效性的考验。中方呼吁国际社会直面巴勒斯坦问题根源,展现责任担当,采取有力行动,纠正历史不公,维护公平正义。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
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作出不懈努力。
要秉持“巴人治巴”原则开展加沙战后治理和重建,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照顾地区国家的合理关切。要尽快改善加沙人道局势,减轻巴勒斯坦人民苦难。最重要的是锚定“两国方案”大方向,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实现政治解决。
习近平强调,巴勒斯坦问题也是对全球治理体系有效性的考验。中方呼吁国际社会直面巴勒斯坦问题根源,展现责任担当,采取有力行动,纠正历史不公,维护公平正义。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
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作出不懈努力。
新闻联播
2025-11-26
完整版[视频]【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民生为本 上海建设宜居城市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上海,无卫生设施改造是全市旧城区改造的重点工作。上海市持续发力,到今年9月底,全市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提升改造任务总体完成,折射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在超大城市治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前不久,黄浦区8街坊最后一批118户“拎马桶”居民完成改造签约,这标志着上海16个区完成全部改造任务。上海很多里弄在建造之初没有专门设计卫生间,只能以“拎马桶”的方式解决如厕问题。在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一面是繁华都市,一面是手拎马桶,这样的反差成为上海人生活的痛点,也考验着上海的城市建设。
而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和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殷切希望,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从大面入手,先成片推进,到2022年,上海全市成片旧改任务完成,集中成片的无卫生设施问题基本解决,改造进入拔点攻坚阶段,最后14082户成为“难中之难”。
“螺蛳壳里做道场”既考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也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黄浦区长乐邨是优秀历史建筑,以往一栋楼里十几口人共用一个卫生间,家家都备有便盆。改造要让每家都有独立的卫浴间,居民各有各的顾虑。
有人担心占用自家地方,有人担心房屋施工不安全,还有人担心老房子没防水,出现渗水漏水。上海市成立了由住建、房管、规划等部门组成的市区两级工作专班,因地制宜探索出原地拆除重建、抽户改建等五种改造模式,把改造的进度细化到每个月、每户人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2024年,徐汇、长宁、普陀等9个区提前完成改造任务。
今年,剩余6493户全部改造完成;同时,花园、食堂、活动中心、停车场等也配套建设,居住生活环境焕然一新。现在,上海各区坚持常态化回访和长效维护,及时解决居民诉求。同时,全市加紧开展美丽家园建设等民生工程,进一步优化提升居民生活环境。
到今年年底,上海将基本完成不成套小梁薄板房屋的改造任务,2032年前完成所有不成套职工住宅的改造工作。
前不久,黄浦区8街坊最后一批118户“拎马桶”居民完成改造签约,这标志着上海16个区完成全部改造任务。上海很多里弄在建造之初没有专门设计卫生间,只能以“拎马桶”的方式解决如厕问题。在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一面是繁华都市,一面是手拎马桶,这样的反差成为上海人生活的痛点,也考验着上海的城市建设。
而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和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殷切希望,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从大面入手,先成片推进,到2022年,上海全市成片旧改任务完成,集中成片的无卫生设施问题基本解决,改造进入拔点攻坚阶段,最后14082户成为“难中之难”。
“螺蛳壳里做道场”既考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也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黄浦区长乐邨是优秀历史建筑,以往一栋楼里十几口人共用一个卫生间,家家都备有便盆。改造要让每家都有独立的卫浴间,居民各有各的顾虑。
有人担心占用自家地方,有人担心房屋施工不安全,还有人担心老房子没防水,出现渗水漏水。上海市成立了由住建、房管、规划等部门组成的市区两级工作专班,因地制宜探索出原地拆除重建、抽户改建等五种改造模式,把改造的进度细化到每个月、每户人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2024年,徐汇、长宁、普陀等9个区提前完成改造任务。
今年,剩余6493户全部改造完成;同时,花园、食堂、活动中心、停车场等也配套建设,居住生活环境焕然一新。现在,上海各区坚持常态化回访和长效维护,及时解决居民诉求。同时,全市加紧开展美丽家园建设等民生工程,进一步优化提升居民生活环境。
到今年年底,上海将基本完成不成套小梁薄板房屋的改造任务,2032年前完成所有不成套职工住宅的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