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选择中专,也许是一生最大的痛


那些年中国多少“尖子生”上了中专?
文/东方

屠呦呦获奖,国人鼓与呼。但屠呦呦是21岁(1951年)考入北大医学院药学系的,在1952—1953年中国大学院系大调整之前,在人生最重要的学习年龄阶段,她接受的是民国式教育。

20世纪中国有大成就的学者专家,基本都曾在年轻时接受民国式教育,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讲的就是这个问题:2005年总理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有一句感慨:“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为什么1949年后培养的杰出人才远不如民国时期?令人痛心的原因太多。或许重要原因太多,有一个原因排不上号,而被很多人忽视,这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许许多多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上了中专。也就是说,这些优秀的学生,从此少有机会继续接受中国最好的教育,而是在初中毕业后分流,接受了中等职业教育,被培养成底层技术人员。

这种大规模的逆淘汰现象,大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改革中专生工作分配制度后才得以扭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的体制下,中专毕业生包分配,给予所谓国家干部身份,农村学生还能借此跳出农门。于是,许多家长,尤其县城及农村的家长,纷纷让孩子报考中专,放弃上高中、考大学的机会。当时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也很少对这种短视现象进行正确干预和引导,甚至还持鼓励态度。

我就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1993年,我从一所农村初中毕业,中考成绩名列全县前茅,当时我的理想是当科学家,想上高中、考大学,但在父母和老师的主导下,最终上的是一所中医药中专,学的是自己很难提起兴趣的中药专业。

当时我就读的初中四个毕业班里,中考总分前20名的优秀学生,全部上中专,成绩稍次的上高中,还有少数学生上了技校、职高、或自费委培中专。后来在我读中专的班级里,40位国家任务公费生无论来自农村还是城市,也都是成绩最好的初中毕业生。老师告诉我们,本校,还有全市中考第一名的学生。

中专学校是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基层技术人员,学制三到四年,没有升学压力,主要学习专业知识,文化基础课程少,且教学质量完全无法与高中相比。比如:我所学的中药专业学制三年,在校时间仅两年,医院实习一年,文化基础课程比重很少,重要的文化课程如数学、物理、外语、历史、地理等根本不开,语文仅仅学了一学期,且课时少,唯独思想政治课开了两年,与专业关系最密切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只开一个学期,但基本都是讲理论,没做过几次实验,老师授课时也没有实验操作,所以,即使是我们学得最好的化学课,水平也还不如一般的高中生。

当年中专毕业时,我们的文化水平连高一水平都不如。那时学校文化资源匮乏,虽然有一个主要收藏医药类书籍的小图书馆,但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借到书。部分其它中专的文化课程会好一些,但是教学质量仍与一般高中相差甚远,学生的文化基础很难达到一般的高一或高二水平。十五六岁的初中毕业生懵懵懂懂,考中专时,主要是由父母和老师主导选择志愿,加上专业选择面狭窄,所以中专生一般都对所学专业兴趣不大,混日子等毕业分配工作的居多。我进校后不久就想退学,但在父母劝说下作罢。

中专生毕业后,可选择的道路也相当狭窄。毕业后全部参加工作。除了少数中专有极少几个上大学的名额外,一般中专生考对口大学的机会都没有,老师也没有告诉我们:中专毕业后两年还可以参加普通高考或成人高考(即使参加高考,中专生文化基础差,考上的难度也相当大)。而中专生毕业后,因为学历低,往往分配不到好的工作单位,在单位也只能从事最底层的技术工作,与大学毕业生相比,竞争力差,深造、升职的机会,少得太多。

对于很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那个年代选择中专,也许是一生最大的痛,在初中毕业的关键人生转折点上,做了错误的选择,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甚至耽误了整整一生。

1996年中专毕业,我在寝室的墙上写下一段话:我的前脚迈出校门,后脚就绝不会再踏进这所误人子弟的学校!毕业后,因为不想从事不感兴趣、也看不到前途的工作,更因为看到当初成绩远不如自己的初中同学上高中后考上了大学,我没有去分配的单位工作。之后参军、继续读书,去过许多地方,但始终没有从事过中专所学专业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我一想到读中专的错误选择,心里就难抑悲伤,我曾梦见自己上高中,最后却在梦中哭醒,我曾独自去当年本可以考上的那所省重点高中校园里徘徊,久久不愿离去……

15—20岁,本是读书的黄金年龄,我们这些当年读书成绩最好的初中毕业生,后来接受的,却是当时有严重缺陷的中等职业教育,思维能力、文化基础和人文素质欠缺,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机会少,难度大,发展后劲不足,即使通过自学、成教等方式获得大学文凭,但基础和能力素质,往往很难与上过高中和全日制大学的毕业生相比。虽然也有极少数中专生后来通过学习深造获得了一定成就,但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如果他们当初没有走弯路,直接上高中、考大学,或者,获得的成就会更大。

反观当初许多成绩不如中专生、而上了高中的学生,因为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其中很多还考上大学、并通过大学进一步深造,获得比中专生更美好的前途,即使读高中后没有考上大学,但因为思维能力和文化基础好,若继续学习深造,也比我们这些中专毕业生容易得多。

那些年,全国有多少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选择中专呢?如果按一所初中20人算,一个县有300人左右,全国1000多个县区,一年至少就有30万,持续时间按15年算,也近500万人。这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估算数字,但也惊人了。

对于国家而言,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优秀学生,尤其是县城及广大农村的优秀学生,在黄金读书年龄就分流了,没有继续接受最好的教育,势必影响到更多的杰出人才涌出。试想:如果屠呦呦初中毕业后上中专,今后有多少机会去上大学?又怎么会在相应的工作环境里进行科学研究而最终获得诺奖?

都说“文革”断代,回想当年,那些考上中专的数百万优秀学生,如果不因选择失误,耽误进一步深造,也应该从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学者、科学家、艺术家……甚至出现诺奖获得者,但如今,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已成为最普通的技术人员,甚至仍为基本生存而忙碌奔波。更大的悲剧在于,他们的悲剧,无论从个人还是社会角度,都缺少意义。

今天,人才浪费的现象仍比比皆是,惟愿我们铭记这些悲剧和教训,惟愿今后的学子,不再被悲剧!也祝愿当年的中专生们与他们的后代,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