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hare - 首页 - 微博

从下午到晚上参加的讨论,老司机们不约而同都在担心“成交量和题材股占比不匹配”的问题。前二十成交量、前五十成交量的榜单里,题材股占比都很大。这种情况,其实老司机都遇到过,后面要么崩掉一个题材,要么全崩掉。崩的话我也不知道崩哪个,服从市场吧。也就是以往我们经常说的,三个胖子一起出门,门挤塌了。不用说后面还有两个大体量连板股的开板。如果明天成交量能扩大,还好一些,但如果继续缩量状态,那就不好说了。

从11月过来,外资买了很多权重,实际上除了新能源,外资没有买啥成长。而内资踏空这一波行情的,也很难直接去给外资抬轿。所以整个盘面呈现的形式,很像置换反应,外资解救了套在权重里的配置资金,配置资金出来接了成长,而蹲在成长里的活跃资金,出来干了题材。那么如果题材消退了呢?活跃资金最多是回成长,很难回到价值和权重的。你让688连板里的资金出来,去买题材?他宁可去三亚看两周大长腿。所以,我个人推测,题材如果回调,成长会起来,因为确实有些公司年报出来不错,订单也不错,但没有涨。也确实有些行业催化来了,就涨了一两天,然后跌回去了。

至于宏观方面,今晚讨论的人也比较多。好多买方尤其头疼,一方面,是比较前两年,用农历来比较,复工进度都晚于前两年。另一方面,信贷数据,尤其是制造业实业方向的信贷数据,却不错。我也问了一些朋友,其中有些直接把工人放假到元宵的,毕竟三年没过上好年了。另外是不是有疫情的影响,还需要跟踪。制造业好跟踪,电力数据最直接,但是小微就不好判断了。就业其实还是要靠小微靠三产。

题材就看图吧,这个阶段分析没啥意思了。我自己也看图做,只是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看图而已。这么疯的题材行情,这几年没看到几回。能做到哪,看会里意思吧,今晚很多公司的公告,范本已经很接近了。节奏如果放慢一点,问题不大。继续疯,该把红牌逼出来了。至于说题材和成长的边界,其实最近也挺模糊。粗暴一点看营收吧,哪怕放宽点,用2023年来看,哪怕四季度放出来营收都行。如果全年看不到营收,那就但题材吧。我今天也说了,好多东西,估值很朋克。

消电今天有不少票其实和机器人是联动的,整个消电弱复苏的逻辑其实是没错的。但核心有两个点,一个是券商跟踪的高频数据很容易对盘面形成负反馈,这周行了那周又不行,搞得心惊肉跳的。另一个是苹果是否会跳票的问题。
同样确定和不确定并存的是汽车。现在汽车行业的诉求是很强的,希望有支持政策,毕竟大家都知道打价格战日子不好过。但你打着价格战,主管部门也不傻,那自然会销售上升啊!所以政策就有点挤牙膏,看看数据再说,数据真不行,会刺激的,毕竟除了房地产就是汽车,汽车还更拿得出手些。所以从二级的角度,就不确定和确定并存了。

重点还是看量的变化。
最近晚上用脑不卫生,还时不时要看个美股,所以早上起不来,先码,有啥早上再补。
错别字不改了,就这样。

https://weibo.com/mygroups?gid=402299304519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