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时常能看到这种情况,即某人曾经说过什么,但后来又有了与之相矛盾的言行,于是,发现这一点的网友就会把该人前后不一的证据挂出来,嘲笑挖苦一番,说这是双标打脸了。
我有不同观点。
我认为人类是无法真正做到双重标准的,若某人前后言行不一,要不就是此人思想发生了转变,要不就是其持有的双重标准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标准,而这种双标矛盾,恰恰是观察一个人本真的最好素材。
比如,1956年,冷战时期,一群革命人士在墨西哥被捕,当局怀疑他们与共产主义阵营有牵连,这在当时是一项非常严重的指控,革命人士中带头的那位指天画地赌咒发誓,公开声称他们和共产主义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完全不存在任何瓜葛,甚至和一些仇恨共产主义的知名人士有交情,墨西哥当局相信了此人的表态,将其释放,后来这位跑到古巴,建立了古巴共产党,领导革命,将古巴建设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出任古巴共产党第一书记,此人就是卡斯特罗。
你完全可以在事后,把卡斯特罗当年于墨西哥的赌咒发誓拿出来打他脸,说这是他的黑历史,说他善变,说他失势时一套得势时一套,搞双标,但这种局限于矛盾本身的嘲讽其实会让人错失重点,并且导向对卡斯特罗的肤浅认识。
卡斯特罗在墨西哥和古巴的言行矛盾,看似是他在价值观上搞了双标,其实,这恰恰体现出了他内心的一个更高标准,即为了大谋可以小忍,为了革命胜利可以委曲求全,他是一个满怀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我之所以觉得所谓的“双标打脸”是识人的绝佳机会,是因为人类在社交中总是努力对外保持立场的一致性,以取信于他人,那些被捉住的双标马脚往往是当事人没能协调到位的言行,是其自己都没注意到的地方,因此,这些矛盾才充分地暴露出一个人内心的本真。
为什么有人一会说东一会说西?一会支持一会反对?为什么在面对相似的情况时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标准?想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能排除噪音,接近真正的信号。
之前,有老师教育我“看人要看精华”,意思就是说别老挑别人短,多看人家的优点长处,这样自己才能跟着长进,现在我觉得,看人也要看矛盾,观察别人言行不一的地方,想想为什么,这样自己长进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