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谭】“坏人变老了”:那些变老的“坏人”,原来是些什么人?


张贴大字报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清华附中预科班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思想比较活跃,其中以预651班的学生最为突出。他们中有许多人不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学习,有的人提出要在年内学完所有高中课程,有的人提前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清华附中校领导在教育改革问题上是比较开明的,也采取了一些很开放的措施,如允许同学到图书馆去上晚自习等等。班上有同学向学校提出:数学课以自学为主,以老师辅导为辅。学校竟然也同意了,就让他们在数学课时、自己到图书阅览室去自学。

当时,《光明日报》在组织“怎样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讨论。预651班针对这个话题经常进行激烈的辩论。许多人把自己的观点写成小字报,贴在本班教室后面的板报栏里。可并不是所有同学,都在考虑怎样学习。

和北京四中、北京师大女附中等校不同,当时的清华附中是个以平民子弟为主的学校,大家考大学是以分数为基础、相对平等。清华附中也有一群干部子弟,但很少有国家级领导人子弟,有的多是些部级领导子弟。比如,清华附中红卫兵小组主要负责人王铭,就是曾经做过罗瑞卿秘书、后任公安部副部长的王仲方的儿子。

他初中由四中毕业后只考取到了北京五中,但却通过关系转到了清华附中。要知道,当时的清华附中是北京市中学录取分最高的。“分数挂帅”的制度,平民子弟很少有意见,但干部子弟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

当时的军人和干部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可避免会影响到了其子女的文化学习,使得干部子弟们的成绩普遍不好。而成绩不好,又让他们更加不喜欢学习。而出身于知识分子、或城市资产阶级家庭的,家里的文化氛围较强,学习成绩自然好过革命家庭的。普通的工农阶层处于社会底层,面临的选择少,大多也都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

          </figure>

分数挂帅

这样一来,就让这些干部子弟、又不是很高级别的干部子弟,在清华附中的平民环境中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感到在自己的成长之路上存在着很多的竞争对手。为革命流过血、拼过命的革命干部的子女,到头来还不如那些没为革命做过任何贡献的平民阶层子弟的有优势!

出于这样的考虑,一些干部子弟也开始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前面转学来的王铭,如果是平民子弟的话,肯定就会倍加珍惜这次得之不易的机会。但是他不是这样,由于一直自由散漫、落得连入团都成了问题。团支部多次讨论都没通过他的入团申请。

但是这人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居然向团中央写了一封信,说清华附中的领导不执行阶级路线。这可吓坏了学校领导,责令他班的团支部发展他入团;在他入团后,又立即让他担任了支部组织委员,继而又升任清华附中分团委委员。

当时,王铭这样的干部子弟事实上已经在享受着很多平民子弟无法企及的特权,但他们并不满足、胃口越来越大,想拥有更多出人头地的优势。

1965年10月28日,预651班骆小海在板报栏里贴出一张题为《造反精神万岁》的小字报。其中写道:造反,造旧事物的反,是历史的伟大动力。……拿我们学生来说,什么教育制度、学习方法、纪律规章、天地六合,都藏有旧的东西,对待它们,只有一种精神:“造反!”

可见,按照五•一六通知是文革起点的观点,文革前半年多,清华附中预651班的中学生就已经开始拿“造反”作旗帜,喊出“造反精神万岁”了。

这个骆小海,又名杨海平、朱小海、HARRYYOUNG,清华附中红卫兵领导者之一。文革后、上世纪80年代留学美国,入美国籍。后来,此人被爆出常出现在中国境内。尤其在北京、上海两地,以其单身海归的招牌、有才华又有教养的高级知识分子形象,猎艳骗色。

            <div class="u-ti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i class="icon-arrow"></i></div>
          <!----></figure>

造反有理”

他猎艳的场所包括:各地大学,网络论坛,洗脚屋,按摩房,各类色情交易场所,旅途之中,猎艳对象涉及各个年龄阶层。据说,此人还公开发布言论说:“我骆小海,在这里郑重宣布:我是嫖娼者,嫖娼是美的,妇女卖淫是人性与经济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拥有和骆小海类似的人生轨迹的人不在少数。他自己就在博客里说:“我的朋友,尤其是红卫兵里面的哥儿们……与我私底下交流嫖娼之乐的人也不在少数。”

民间针对这种情况,在表达对这帮干部子弟的厌恶时,创造了这句著名的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都变老了!”

骆小海的小字报贴出后,逐渐在学校里形成了一个以他和卜大华、邝桃生等为主的小圈子。邝桃生和骆小海是干部子弟。卜大华,是七机部(第七机械工业部,也就是航天工业部)某分部政治部主任卜文达之子。

他们几个开始把与部分教师和学校领导之间的一些分歧,上升到阶级斗争的高度。1964年7月,他们就“学校里有没有阶级斗争”“学校里要不要贯彻党的阶级路线”两个问题与校方辩论。一位学校党支部委员明确地答复:“学校里就是没有阶级斗争!”“家庭出身好的,也出了不少反革命。”

起初,与老师和领导对立的学生很少,全校总共也就几十人,主要就集中在预651班和预642班,多数是干部子弟、也有军人子弟。开始时,学校领导态度比较坚决,并通过各种途径对持反对意见的学生施加压力。

比如,一名党支部委员就曾这么警告过反对派的学生:“反右斗争时,党委开始不表示态度,有些党员就提意见,写大字报,‘一评党委态度’,‘二评党委态度’,结果成了右派。”

一些支持校领导的学生,明确表态拥护党支部,反对预651班等少数人。当时,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与反对派学生在食堂、宿舍等地进行激烈的辩论。反对派的学生势单力薄,常常被围攻,有时还有些推推搡搡发生,但他们并没就此退缩。

          </figure>

大批判

在反对派学生眼里,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和规章制度等都是空气。他们常常在晚上活动,有的时候在教室里,有的时候就到学校西边的圆明园遗址去,开会、研究形势和商讨对策。他们往往要在熄灯铃响后很久才回到宿舍楼里来。

好几次,等他们回到宿舍楼的时候,宿舍楼大门早被锁上了,他们只好从倒垃圾的孔道爬进楼里。有一天,当他们又要从垃圾道里进楼的时候,突然发现,在进口的上方摆着几十斤重的暖气片,令他们倒吸了一口凉气。

反对派学生都是干部子弟,他们对学校的反对大张旗鼓、立场鲜明,而学校领导要顾忌这帮学生的家庭背景,对他们的批评小心翼翼。这样一来二去,反对学校领导的学生不但没收敛,而且人数逐步扩大,同情或支持他们的越来越多。

这期间还发生了很多平民子弟不知道的事情。1966年3月,在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主席专门就学术问题作了讲话,说,文、史、哲、法、经,要搞“文化大革命”,要坚决批判……

主席还强调说,我们在解放以后,对知识分子实行包下来的政策,有利也有弊。现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掌握实权。社会主义革命越深入,他们就越抵抗,就越暴露出他们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面目……

各地都要注意学校、报纸、刊物、出版社掌握在什么人手里,要对资产阶级的学术权威进行切实的批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年轻的学术权威,不要怕年轻人犯“王法”。

到了5月,主席在五七指示中又说到: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平心而论,干部子弟比一般平民子弟对政治敏感、且从小就有政治抱负。他们从主席的讲话中,敏感地捕捉到了一些信息。他们想利用这些信息,有所作为。

5月10日,骆小海又写了一篇题为《从我校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看我校是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的文章,来批判校领导。5月16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后,这些干部子弟开始跃跃欲试,准备做些更有影响的事情,迎接即将到来的政治洪流。

          </figure>

红卫兵

5月29日傍晚,在圆明园遗址上,卜大华、骆小海、邝桃生、王铭、张晓宾、张承志、陶正、高洪旭等十来个学生在一起开了个会。会议上,他们一直认为,为了更有力地与校方进行斗争,有必要成立自己的组织。当讨论到组织的名字时,张承志说:“就叫红卫兵吧,意思是做毛主席的红卫兵,同阶级敌人、反革命修正主义斗争到底!”

“红卫兵”是之前张承志写小字报的笔名。就这样,1966年5月29日的晚上,“红卫兵”的名字获得大家一致同意。6月2日下午,一张署名红卫兵的大字报醒目地出现在清华附中。大字报的题目是《誓死保卫无产阶级专政,誓死保卫毛泽东思想》。

这是红卫兵的第一次公开亮相。此后,一大批高干子弟组成的红卫兵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北京的各个学校成立了起来。

说到底,红卫兵组织在当时之所以能够成立,思考者认为:其实就源于一群不可一世的干部家庭子弟,集体狂欢般的情绪发泄、夹杂着政治投机。当然,他们也许真的认为,他们那么做就是为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

文革时期发生的那些骇人听闻的迫害事件,几乎都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制造的;可是,等到文革以后,他们又纷纷扮起了“受害者”,成为批判文革最不遗余力的力量。再后来进入了改革,他们中的部分人利用父辈的权势资源、一个个都成了“先富”。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兴起了淡化毛主席的风气,“先富”者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开始利用手里掌控的宣传工具,制造或默许乌烟瘴气、抹黑主席……

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便在他们霸占公共话语权时,他们的伎俩也被看穿、他们的谎言也被识破。从文革到改革、几十年了,那些当初作孽,至今仍然不知收敛、不思悔改者,用“坏人变老了”来评价他们,真的是非常贴切。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https://c.m.163.com/news/a/H9L6049Q0552N4FE.html?from=wap_redirect&spss=adap_dy&referFrom=&spssid=f9f01e02be184eee317e4c84937e1619&spsw=4&isFromH5Share=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