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表哥和嫂子从美国回来,他俩都在美国重点大学卡脖子专业拿了教职,有全职回国的打算。我们聊到美国想按住中国科研这事,他们的感觉是美国人没办法,他们没有这个基础了。我哥给我看了一下他们学院和我嫂子学院的教师名单,发现中青年学者一半多是中国名字。白人大佬基本上都是冷战高潮时期出生的,中青年并不多。论资源的易获得程度,可能白人还有点优势,但你要说离了中国人,科研真就转不动了。
美国科研为啥这么缺人?按理说那不是科研的灯塔吗?于是我们就聊到了张雪峰。我们这套高考录取模式是冷战的产物,是为了保证国家工业和科研体系的发展而设计的,信息是不透明的,很多学生卷进来是没有那个本事还身不由己的,但正因为它的计划性,它保证了每年都有足够多优秀的人走进国家需要的领域,甚至培养过剩到优秀的人只能去美国抢饭碗。美国则不同,冷战后大学的招生就是市场化的,张雪峰们做的事其实就是把中国这种相对不市场化的报考用美国的方式整合了一遍,像美国人一样给了各种大学和专业以清晰的职业和薪资前景,让每个阶层的人对号入座。这样的好处是,大部分人会避开科研这种相对无趣和熬时间的工作,只有少部分兴趣非常强的才干。缺点是,这么点本土人根本维持不住庞大的科研体系,因为它那个科研体系本质也是冷战的产物,但是它早就放弃国防教育法案了,美国小孩也早就没有冷战时期崇拜科学那种热情了。咱们还在追赶阶段,学美国的话,那可能科研也要完。
科研这东西,不一定需要多大兴趣,只要足够聪明的人努力是能搞出来的,说有兴趣有钱才干那是纯玄学。比如我表哥,要不是在华尔街做定量的时候认识到了金融就是白皮子游戏这个本质,哪会跑回高校搞学术呢。但是足够聪明的人,即使对这玩意毫无兴趣,甚至做起来很痛苦,也能给你做个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