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五大行动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生态环境部等16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基础研究提升、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优化、高水平人才引领提升等五大行动,到2035年全面实现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京杭大运河2025年全线贯通补水启动记者从水利部获悉,京杭大运河2025年全线贯通补水全面启动。补水计划持续至6月底,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作为主要贯通线路,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流经8个地级行政区、31个县级行政区。
1月我国核发绿色电力证书2.31亿个今年1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色电力证书2.31亿个,同比增长2.25倍;全国交易绿色电力证书5310万个。绿色电力证书核发数量加快,推动我国能源加快绿色化转型。算力强基揭榜行动开启 加速智能算力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启动算力强基揭榜行动,聚焦计算、存储、网络、应用等方向,发掘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和方案。
揭榜行动任务榜单包括智能算力管理、算力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以及碳排放优化等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及发展方向。深圳市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据深圳海关统计,2024年,深圳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近4.7万家,合计进出口3.16万亿元,同比增长24.2%,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7成,数量和进出口规模均居内地城市首位。上海浦东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开工 总投资约648亿元昨天(2月22日),上海浦东新区99个重大民生项目开工,总投资约648亿元,项目涵盖生态环境、住房保障、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7个重点领域。
其中,生态环境项目67个,包括外环运河建设等工程,进一步增加城市生态空间。我国成功发射中星10r卫星昨晚(2月2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10r卫星发射升空,该星可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高效的卫星网络传输服务。福建开通首条直达东帝汶海运航线今天(2月23日),福建泉州港直达东帝汶帝力港海运航线正式开通。
该航线全程仅需7天,较中转模式全程可减少15天运输时间,是目前我国到东帝汶最快的海运航线,对促进两国经贸往来具有重要意义。“跟着电影游中国”为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多部中国电影在全球热映,连日来,国家电影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举办“跟着电影游中国”推广活动,引发港澳地区居民和外籍人士广泛关注。此前,总台已经在美国、俄罗斯、法国、沙特、巴西、南非等地开展相关推广活动,为入境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下周冷空气势力减弱 中东部气温回升中央气象台预计,随着冷空气减弱,下周,中东部地区气温将回升,大部地区累计升温幅度超过10℃。其中,东北中南部、华北、江南多地最高气温升幅可达15℃以上。3月初会有一股冷空气南下,提醒公众及时关注天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