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网络空间人类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直面世界互联网发展的共同问题,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年来,在这一重要理念指引下,我国网信事业在阔步迈向网络强国进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也为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和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刚刚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互联网专业人士在这里共同探讨互联网发展和治理,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世界互联网大会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界的年度盛事,中国在全球互联网舞台上的作用越发明显。
10多年前,当人们首次相聚乌镇、共论互联网发展时,网络空间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正日益凸显。国际社会呼唤新的解决方案。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深刻指出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发展成果应由各国人民共同分享,并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坚持的“四项原则”,以及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
十年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在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指引下,十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样本”。我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布局,5g基站总数达464.6万个,90%以上行政村实现5g网络覆盖;ai技术深度融入医疗、教育、工业等千行百业;国产芯片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生态……我国已成为5g网络规模全球第一,网上零售额全球第一,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第一的国家。
十年来,我国网络领域陆续立法150多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网络生态持续向好。中国实践在给我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福祉的同时,“中国方案”也走出国门,为弥合世界各国的“数字鸿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亚洲,中国和东盟正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中国设备和技术为当地建立和完善数字服务提供了巨大支持。
在非洲,“北斗+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帮助莫桑比克的农场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种植规模和种类。目前,北斗系统及相关产品已经在30多个非洲国家落地应用,为当地水利、交通、农业、气象监测等领域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中国既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践行者和有力引领者。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发布《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推动人工智能技术造福全人类;面对数据安全这一全球性问题,中国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发布《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为推进国际数据治理与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十年来,中国以扎实的行动,凝聚起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推动国际社会以更加协同、包容的姿态,携手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构建起一个更加普惠繁荣、和平安全、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共同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