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视频]【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基石

2025年11月17日新闻联播文字稿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海南自由贸易港从12月18日开始将正式启动封关运作,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
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到施行海南自由贸易港极简审批条例、外商投资条例,一项项重大改革均于法有据。在自贸港建设过程中,法治护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重大事项,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国。
2018年,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新征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核心的成果是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确立了其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坚定自信,推进法治建设稳步前行。立良法,促善治。新时代以来,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贯彻落实法治为民宗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实施近5年来,已深刻融入社会治理的肌理之中,生动诠释德法共治的精髓。从国家安全到科技创新,从公共卫生到生物安全,从生态文明到防范风险,再到涉外法治等,我国一批关乎长远的重要领域立法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10件、行政法规600余件、地方性法规超过1.4万件。
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行政复议效能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不断优化,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省级层面督察实现全覆盖。
各地区各部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推行“跨省通办”“就近办”“掌上办”,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营商环境优化。公正司法是法治国家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向纵深推进,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
依法有力打击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让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根基。目前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健全完善;全国99%以上的县已建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让人民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依法办。
如今,不论在繁华都市还是广袤乡村,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今日之中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护航中国经济巨轮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行稳致远,为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