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强化数据高效供给,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来看记者在一个“数据集市”上的发现。这是今年以来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数据产业供需对接活动现场。
记者粗略数了数,参加的企业至少有几百家,尤其是交通运输、工业制造、智慧能源等几个领域的企业最为集中。来自生产生活一线的各类数据,经过技术脱敏处理与合规审核,成为了可以交易的商品。现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有车企就专门派了代表来采购车流和路网数据。
制造业企业的需求成了交通物流企业的机遇。这家交通管理企业每年生产超过300万条高质量交通数据,但过去因为缺少应用场景,只能束之高阁。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加速流动。
“十四五”期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超过5.8万亿元,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还多,中国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的优势进一步释放。趁着数字经济的东风,江苏苏州这家传统丝绸企业在过去五年里不仅实现生产、销售、库存等关键环节全流程数字化,还通过数据交易和ip授权,把博物馆里的百年纹样“织”进了热卖的国潮单品里。“十四五”期间,随着一系列围绕数据基础制度、数据开发利用的政策举措接连出台,我国数据产业链加速形成。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更多企业迎来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