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2022-10-05
完整版《新闻联播》 20221005 19:00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书写以人民为中心的崭新篇章;
2.【喜迎二十大】勤于创造 勇于奋斗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3.【江河奔腾看中国】珠江潮涌谱新篇 闽山闽水物华新;
4.【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国秋粮收获过四成;
5.二十大代表风采:
(1)陆秀兴:敢啃“硬骨头”的硕士村官;
(2)祝雪兰:坚守茶山 带富村民奔小康;
6.欢度国庆 乐享假日新风尚;
7.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最新疫情;
8.国内联播快讯:
(1)我国轻工业盈利水平持续改善;
(2)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确定第四季度重点工作;
(3)2022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启动;
(4)寒潮影响接近尾声;
9.我驻多国使馆举行活动庆祝国庆;
10.俄称打击多个乌军目标 乌称在多地行动持续 国际人士:俄乌冲突根源在于北约东扩;
11.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1万亿美元;
12.【江河奔腾看中国】珠江 闽江流域。
(《新闻联播》 20221005 19:00)
1.【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书写以人民为中心的崭新篇章;
2.【喜迎二十大】勤于创造 勇于奋斗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3.【江河奔腾看中国】珠江潮涌谱新篇 闽山闽水物华新;
4.【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国秋粮收获过四成;
5.二十大代表风采:
(1)陆秀兴:敢啃“硬骨头”的硕士村官;
(2)祝雪兰:坚守茶山 带富村民奔小康;
6.欢度国庆 乐享假日新风尚;
7.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最新疫情;
8.国内联播快讯:
(1)我国轻工业盈利水平持续改善;
(2)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确定第四季度重点工作;
(3)2022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启动;
(4)寒潮影响接近尾声;
9.我驻多国使馆举行活动庆祝国庆;
10.俄称打击多个乌军目标 乌称在多地行动持续 国际人士:俄乌冲突根源在于北约东扩;
11.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1万亿美元;
12.【江河奔腾看中国】珠江 闽江流域。
(《新闻联播》 20221005 19:00)
新闻联播
2022-10-05
完整版[视频]【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书写以人民为中心的崭新篇章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国庆假期,神州大地到处飘扬着中国红。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这些年,一片片土地的沧桑巨变,一个个家庭的旧貌新颜,大家祝福祖国有着万语千言。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幸福美满上。十年间,从黄土地到黑土地,从吕梁山区到罗霄山脉,习近平总书记情系人民、步履不停,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每到一处,老百姓过得怎么样始终是他最牵挂的事。
2013年3月,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党和国家牵挂着每一位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危。2015年年初,也门安全局势突然恶化,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即刻前往撤侨,这是我国第一次动用军舰执行撤侨任务。
9天时间,600多名受困同胞全部安全撤离。十年来,我国组织实施紧急撤离海外公民行动10余次,无论身在何方,祖国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强大的后盾。“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追求“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一个人也不能少”;全面深化改革,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全面依法治国,指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十年来,“人民”二字,标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核心。十年沧桑巨变,最好的答卷是人民的笑脸。
历经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傈僳族少年余芬前画出的自己曾经的上学路——索道,和想象中的上学路——大桥,2018年底他的画变成了现实。十年间,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都有政策措施最密集的覆盖。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倍增长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从通过医保药品谈判等举措加速破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帮助一亿多住房困难群众圆安居梦;从积极应对老龄化,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到打响蓝天保卫战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2000多项改革举措直面人民的急难愁盼。
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依靠人民、植根人民的中国共产党必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团结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再创新的辉煌。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幸福美满上。十年间,从黄土地到黑土地,从吕梁山区到罗霄山脉,习近平总书记情系人民、步履不停,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每到一处,老百姓过得怎么样始终是他最牵挂的事。
2013年3月,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党和国家牵挂着每一位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危。2015年年初,也门安全局势突然恶化,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即刻前往撤侨,这是我国第一次动用军舰执行撤侨任务。
9天时间,600多名受困同胞全部安全撤离。十年来,我国组织实施紧急撤离海外公民行动10余次,无论身在何方,祖国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强大的后盾。“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追求“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一个人也不能少”;全面深化改革,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全面依法治国,指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十年来,“人民”二字,标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核心。十年沧桑巨变,最好的答卷是人民的笑脸。
历经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傈僳族少年余芬前画出的自己曾经的上学路——索道,和想象中的上学路——大桥,2018年底他的画变成了现实。十年间,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都有政策措施最密集的覆盖。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倍增长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从通过医保药品谈判等举措加速破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帮助一亿多住房困难群众圆安居梦;从积极应对老龄化,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到打响蓝天保卫战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2000多项改革举措直面人民的急难愁盼。
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依靠人民、植根人民的中国共产党必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团结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再创新的辉煌。
新闻联播
2022-10-05
完整版[视频]【喜迎二十大】勤于创造 勇于奋斗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节日期间,广大劳动者们在各条战线上扎实工作,锐意进取,用只争朝夕的干劲和脚踏实地的劳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眼下,连接湖南常德、益阳、长沙的常益长高铁施工现场一片繁忙。这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厦渝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成后将在湖南形成“4小时经济生活圈”,进一步增强我国中西部地区与华南、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活力。在我国北电南送、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站江苏徐州500千伏任庄变电站,电力工人们正在进行变电改造工程,更好保障长三角地区今冬明春的用电需求;在安徽合肥,工人们正在明年国际园博会的场地加紧施工,力争在今年底前完成园区的建设工作。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
大家表示,将继续辛勤劳动、拼搏奉献,用最好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建成后将在湖南形成“4小时经济生活圈”,进一步增强我国中西部地区与华南、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活力。在我国北电南送、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站江苏徐州500千伏任庄变电站,电力工人们正在进行变电改造工程,更好保障长三角地区今冬明春的用电需求;在安徽合肥,工人们正在明年国际园博会的场地加紧施工,力争在今年底前完成园区的建设工作。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
大家表示,将继续辛勤劳动、拼搏奉献,用最好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请登录后,查看全部新闻联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