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2023-05-30
完整版《新闻联播》 20230530 19:00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2.【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定创新自信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3.央视快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4.王沪宁出席全国政协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开班式;
5.丁薛祥出席新开发银行第八届理事会年会开幕式并致辞;
6.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两个乘组航天员会师太空;
7.“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对外宣介会在武汉举行;
8.今年前四个月物流需求持续扩大 多领域增速加快;
9.我国首口万米科学探索井今日开钻;
10.国内联播快讯:
(1)生态环境部30项举措支撑高质量发展;
(2)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创新争先颁奖活动在北京举行;
(3)最高法 全国妇联发布《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
(4)总台与人民大学共建“新时代国际传播研究院”;
(5)2023京津冀国际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6)第二十四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闭幕;
(7)吉林水网骨干工程今天开工;
(8)“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集中开展9800余项非遗展示活动;
(9)2023中国科幻大会在京开幕;
11.俄罗斯莫斯科今天遭无人机袭击 多栋建筑轻微受损:
(1)俄称摧毁乌方美制和英制武器 乌称打击俄方多个目标;
(2)俄罗斯总统签署法令废止《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12.巴西总统与委内瑞拉总统会晤 批评美国单边制裁非法;
13.国际联播快讯:
(1)埃及和土耳其将提升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2)苏丹临时停火协议延长5天;
(3)加拿大东部重要城市因野火进入紧急状态;
(4)美佛州一处海滩发生枪击 9人受伤。
(《新闻联播》 20230530 19:00)
1.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2.【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定创新自信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3.央视快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4.王沪宁出席全国政协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开班式;
5.丁薛祥出席新开发银行第八届理事会年会开幕式并致辞;
6.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两个乘组航天员会师太空;
7.“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对外宣介会在武汉举行;
8.今年前四个月物流需求持续扩大 多领域增速加快;
9.我国首口万米科学探索井今日开钻;
10.国内联播快讯:
(1)生态环境部30项举措支撑高质量发展;
(2)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创新争先颁奖活动在北京举行;
(3)最高法 全国妇联发布《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
(4)总台与人民大学共建“新时代国际传播研究院”;
(5)2023京津冀国际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6)第二十四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闭幕;
(7)吉林水网骨干工程今天开工;
(8)“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集中开展9800余项非遗展示活动;
(9)2023中国科幻大会在京开幕;
11.俄罗斯莫斯科今天遭无人机袭击 多栋建筑轻微受损:
(1)俄称摧毁乌方美制和英制武器 乌称打击俄方多个目标;
(2)俄罗斯总统签署法令废止《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12.巴西总统与委内瑞拉总统会晤 批评美国单边制裁非法;
13.国际联播快讯:
(1)埃及和土耳其将提升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2)苏丹临时停火协议延长5天;
(3)加拿大东部重要城市因野火进入紧急状态;
(4)美佛州一处海滩发生枪击 9人受伤。
(《新闻联播》 20230530 19:00)
新闻联播
2023-05-30
完整版[视频]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5月30日下午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正确把握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李强、赵乐际、蔡奇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并不断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实现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有效运转、地方党委国家安全系统全国基本覆盖,坚决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会议强调,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国家安全战线要树立战略自信、坚定必胜信心,充分看到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
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要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更加注重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基层基础,推动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会议指出,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更好维护开放安全,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
要推进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手段方式变革,创新理论引领,完善力量布局,推进科技赋能。要完善应对国家安全风险综合体,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打好组合拳。会议强调,国家安全工作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维护政治安全、提升网络数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等方面工作。
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建设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会议指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并不断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实现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有效运转、地方党委国家安全系统全国基本覆盖,坚决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会议强调,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国家安全战线要树立战略自信、坚定必胜信心,充分看到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
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要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更加注重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基层基础,推动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会议指出,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更好维护开放安全,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
要推进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手段方式变革,创新理论引领,完善力量布局,推进科技赋能。要完善应对国家安全风险综合体,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打好组合拳。会议强调,国家安全工作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维护政治安全、提升网络数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等方面工作。
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建设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新闻联播
2023-05-30
完整版[视频]【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定创新自信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为“点亮火炬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拼搏。
在粤港澳大湾区,位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这一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近日取得新进展,世界最大的球形主探测器目前安装过半,明年该装置将全部建成,开始对宇宙中最古老的基本粒子——中微子进行前沿基础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成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制定了一系列奠基之举、长远之策,推动我国向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从深海探索到载人航天,从基础实验室到产业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一次次踏入创新要素最为活跃的地方,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祝融”探火、“嫦娥”奔月、“奋斗者”号万米深潜,一项项重大成果不断刻画着科技创新的中国高度、中国深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最大的5g网络、最先进的高速铁路,一张张中国新名片见证着中国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在粤港澳大湾区,位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这一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近日取得新进展,世界最大的球形主探测器目前安装过半,明年该装置将全部建成,开始对宇宙中最古老的基本粒子——中微子进行前沿基础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成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制定了一系列奠基之举、长远之策,推动我国向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从深海探索到载人航天,从基础实验室到产业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一次次踏入创新要素最为活跃的地方,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祝融”探火、“嫦娥”奔月、“奋斗者”号万米深潜,一项项重大成果不断刻画着科技创新的中国高度、中国深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最大的5g网络、最先进的高速铁路,一张张中国新名片见证着中国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请登录后,查看全部新闻联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