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2023-11-28
完整版《新闻联播》 20231128 19:00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2.央视快评: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3.李强出席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4.丁薛祥访问哈萨克斯坦并主持中哈合作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6.前十个月我国物流需求呈恢复向好态势;
7.深中通道主线贯通;
8.我国将在约5000个社区试点建设嵌入式服务设施;
9.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访问港澳 中国空间站高清图像首次公布;
10.国内联播快讯:
(1)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表彰活动举行;
(2)我国首张高轨卫星互联网初步建成;
(3)广电总局要求有线电视等终端默认设置“开机进全屏直播”;
(4)202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在广州开幕;
(5)湖北最大“农产品供应链平台”首批项目投运;
(6)福建发布首批15条政策措施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7)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正式开通运营;
(8)“雪龙2”号与“天惠”轮顺利通过西风带;
(9)“星月交辉 海天胜览——科技荟澳系列活动”在澳门开幕;
(10)2023年熊猫巴斯和平友好论坛在四川举办;
11.加沙地带临时停火延长两天;
12.俄称空袭赫尔松地区 乌称坚守第聂伯河左岸阵地 俄外长称或率团参加欧安组织外长会;
13.国际联播快讯:
(1)希腊总理称对英首相临时取消会晤不满;
(2)俄乌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雪;
(3)波兰卡车司机扩大波乌边境封锁范围。
(《新闻联播》 20231128 19:00)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2.央视快评: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3.李强出席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4.丁薛祥访问哈萨克斯坦并主持中哈合作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6.前十个月我国物流需求呈恢复向好态势;
7.深中通道主线贯通;
8.我国将在约5000个社区试点建设嵌入式服务设施;
9.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访问港澳 中国空间站高清图像首次公布;
10.国内联播快讯:
(1)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表彰活动举行;
(2)我国首张高轨卫星互联网初步建成;
(3)广电总局要求有线电视等终端默认设置“开机进全屏直播”;
(4)202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在广州开幕;
(5)湖北最大“农产品供应链平台”首批项目投运;
(6)福建发布首批15条政策措施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7)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正式开通运营;
(8)“雪龙2”号与“天惠”轮顺利通过西风带;
(9)“星月交辉 海天胜览——科技荟澳系列活动”在澳门开幕;
(10)2023年熊猫巴斯和平友好论坛在四川举办;
11.加沙地带临时停火延长两天;
12.俄称空袭赫尔松地区 乌称坚守第聂伯河左岸阵地 俄外长称或率团参加欧安组织外长会;
13.国际联播快讯:
(1)希腊总理称对英首相临时取消会晤不满;
(2)俄乌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雪;
(3)波兰卡车司机扩大波乌边境封锁范围。
(《新闻联播》 20231128 19:00)
新闻联播
2023-11-28
完整版[视频]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下午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要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武汉大学特聘教授黄惠康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指出,法律是社会生活、国家治理的准绳。涉外法律制度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外法治的基础,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加快推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
习近平强调,涉外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推进涉外法治工作,根本目的是用法治方式更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促进国际法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习近平指出,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顶层设计,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要坚持立法先行、立改废释并举,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要建设协同高效的涉外法治实施体系,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推进涉外司法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涉外司法公信力。
要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要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加强领事保护与协助,建强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链。要强化合规意识,引导我国公民、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自觉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运用法治和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进国际关系法治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以国际良法促进全球善治,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法治同开放相伴而行,对外开放向前推进一步,涉外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
要坚持在法治基础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扩大开放中推进涉外法治建设,不断夯实高水平开放的法治根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主动对接、积极吸纳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把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效举措和成熟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要全面提升依法维护开放安全能力。完善外国人在华生活便利服务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健全人才引进、选拔、使用、管理机制,做好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储备。
加强涉外干部队伍法治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升涉外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习近平指出,要坚定法治自信,积极阐释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
加强涉外法治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研究,构建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涉外法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彰显我国法治大国、文明大国形象。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
武汉大学特聘教授黄惠康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指出,法律是社会生活、国家治理的准绳。涉外法律制度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外法治的基础,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加快推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
习近平强调,涉外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推进涉外法治工作,根本目的是用法治方式更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促进国际法治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习近平指出,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顶层设计,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要坚持立法先行、立改废释并举,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要建设协同高效的涉外法治实施体系,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推进涉外司法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涉外司法公信力。
要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要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加强领事保护与协助,建强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链。要强化合规意识,引导我国公民、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自觉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运用法治和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进国际关系法治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以国际良法促进全球善治,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法治同开放相伴而行,对外开放向前推进一步,涉外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
要坚持在法治基础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扩大开放中推进涉外法治建设,不断夯实高水平开放的法治根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主动对接、积极吸纳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把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效举措和成熟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要全面提升依法维护开放安全能力。完善外国人在华生活便利服务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健全人才引进、选拔、使用、管理机制,做好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储备。
加强涉外干部队伍法治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升涉外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习近平指出,要坚定法治自信,积极阐释中国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
加强涉外法治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研究,构建中国特色、融通中外的涉外法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彰显我国法治大国、文明大国形象。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
新闻联播
2023-11-28
完整版[视频]央视快评: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本台今天(11月28日)播发央视快评《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请登录后,查看全部新闻联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