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2025-10-22
完整版《新闻联播》 20251022 19:00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2.【“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通江达海 物畅其流;
3.【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4.“十四五”我国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5.前三季度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6.前三季度民航运输生产保持稳步增长;
7.【文化中国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精神传承谱新篇;
8.国内联播快讯:
(1)长三角将建设万亿级规模数字产业集群;
(2)2025年秋招推出第三批特色服务活动;
(3)第138届广交会第二期即将开展;
(4)空客在中国启用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
(5)合武高铁曹家坳特大桥成功转体;
(6)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下线;
(7)教育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港澳站)在香港举行;
(8)电视剧《红石榴餐厅》今晚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9.期待中国为世界持续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
10.俄称打击乌军目标 乌称打击俄化工厂 美媒称美俄总统布达佩斯会晤计划搁置;
11.国际联播快讯:
(1)以色列和哈马斯相互移交被扣押人员遗体;
(2)美媒称地缘冲突致美军火商利润增加;
(3)卢浮宫抢劫案经济损失达8800万欧元。
(《新闻联播》 20251022 19:00)
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2.【“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通江达海 物畅其流;
3.【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4.“十四五”我国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5.前三季度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6.前三季度民航运输生产保持稳步增长;
7.【文化中国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精神传承谱新篇;
8.国内联播快讯:
(1)长三角将建设万亿级规模数字产业集群;
(2)2025年秋招推出第三批特色服务活动;
(3)第138届广交会第二期即将开展;
(4)空客在中国启用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
(5)合武高铁曹家坳特大桥成功转体;
(6)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下线;
(7)教育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港澳站)在香港举行;
(8)电视剧《红石榴餐厅》今晚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9.期待中国为世界持续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
10.俄称打击乌军目标 乌称打击俄化工厂 美媒称美俄总统布达佩斯会晤计划搁置;
11.国际联播快讯:
(1)以色列和哈马斯相互移交被扣押人员遗体;
(2)美媒称地缘冲突致美军火商利润增加;
(3)卢浮宫抢劫案经济损失达8800万欧元。
(《新闻联播》 20251022 19:00)
新闻联播
2025-10-22
完整版[视频]【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非凡“十四五”】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十四五”这五年,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我国夏粮已实现稳产丰收,占全年粮食产量四分之三的秋粮正进入收获的关键期。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农业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耕耘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崭新图景。7300多万台套!这是2024年我国投入粮食生产的农机装备总量。农业无人机翱翔田野,大马力智能农机纵横阡陌,推动着传统农机向智能化、数字化加速转型。
71.6万公里!这是“十四五”前四年农村公路新改建的里程,总里程已超464万公里,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网络基本形成。3.13亿人!这是截至2024年底,我国农村网民的规模,从“田间”到“云端”,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已突破90%,城乡数字鸿沟正在逐步弥合。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2020年底,在我国即将进入“十四五”时期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国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作出了“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判断。这为“十四五”期间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这“五个振兴”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也是实现的路径。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他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建设农业强国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国出台首部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规划。随后,围绕粮食安全、种业振兴、农业科技发展等“三农”发展的关键问题,一系列补短板的专项规划陆续发布。
今年以来,《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相继公开印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国制定了施工图和路线图。在一系列规划的协同引领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向前,展现出蓬勃生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们牢牢端稳了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而这,离不开扎实的基础支撑。
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截至2024年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突破63%。这些数字背后,是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十四五”期间,我们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
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14051元增长至2024年的17522元,增速快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增速。乡村产业正焕发新活力。全国有超过10万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24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9000亿元左右;家庭农场数量近400万个,农民合作社超过200万家,一个个小农户正牵手大市场,迈向农业现代化。
“十四五”期间,各地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农村卫生厕所投入使用,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4%,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正加快补齐。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面向“十五五”,我国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农业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耕耘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崭新图景。7300多万台套!这是2024年我国投入粮食生产的农机装备总量。农业无人机翱翔田野,大马力智能农机纵横阡陌,推动着传统农机向智能化、数字化加速转型。
71.6万公里!这是“十四五”前四年农村公路新改建的里程,总里程已超464万公里,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网络基本形成。3.13亿人!这是截至2024年底,我国农村网民的规模,从“田间”到“云端”,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已突破90%,城乡数字鸿沟正在逐步弥合。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2020年底,在我国即将进入“十四五”时期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国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作出了“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判断。这为“十四五”期间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这“五个振兴”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也是实现的路径。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他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建设农业强国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国出台首部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规划。随后,围绕粮食安全、种业振兴、农业科技发展等“三农”发展的关键问题,一系列补短板的专项规划陆续发布。
今年以来,《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相继公开印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国制定了施工图和路线图。在一系列规划的协同引领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向前,展现出蓬勃生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们牢牢端稳了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而这,离不开扎实的基础支撑。
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截至2024年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突破63%。这些数字背后,是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十四五”期间,我们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
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14051元增长至2024年的17522元,增速快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增速。乡村产业正焕发新活力。全国有超过10万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24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9000亿元左右;家庭农场数量近400万个,农民合作社超过200万家,一个个小农户正牵手大市场,迈向农业现代化。
“十四五”期间,各地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农村卫生厕所投入使用,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4%,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正加快补齐。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面向“十五五”,我国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新闻联播
2025-10-22
完整版[视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通江达海 物畅其流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四五”时期,中国物流以速度改写距离,以网络串联世界,在亿万个流动的瞬间里刻下中国经济的活力印记。大闸蟹,鲜活农产品运输的“老大难”,当冷链车运抵机场的一刻,物流平台已经预演出转运流程。五年间,这份美味增加了2.3万条次日达路线。
这是今年的第1500亿件快递。从首件特快专递启程,到2021年首破千亿件,时光足足跨越41年。而在这五年,快递破千亿件用时一年比一年缩短。
物畅其流背后,全社会物流成本在这五年预计节省超11000亿元,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将降至14元以下。“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从物流枢纽到末端配送,全链条统筹推进。181个国家物流枢纽加速排布,“链接”起生产、消费与区域经济。
无人机穿越山海,算法优化路径,短短五年间,中国即时物流的年订单量已突破480亿单,“万物到家”成为日常。循着这五年的发展规划方向,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稳步构建。快递网点从3万多个乡镇继续向下扎根,以平均每天新增100多个服务站的速度覆盖边远村庄。
10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如同撒向大地的“保鲜驿站”,在31个省(区、市)完成布局。五年间新增的冷库容量相当于2亿7700万台家用冰箱,49.5万辆冷藏车带万千美味通达各地。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邮政快递网络,物流业市场规模有望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更加畅通的物流动脉正加速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是今年的第1500亿件快递。从首件特快专递启程,到2021年首破千亿件,时光足足跨越41年。而在这五年,快递破千亿件用时一年比一年缩短。
物畅其流背后,全社会物流成本在这五年预计节省超11000亿元,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将降至14元以下。“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从物流枢纽到末端配送,全链条统筹推进。181个国家物流枢纽加速排布,“链接”起生产、消费与区域经济。
无人机穿越山海,算法优化路径,短短五年间,中国即时物流的年订单量已突破480亿单,“万物到家”成为日常。循着这五年的发展规划方向,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稳步构建。快递网点从3万多个乡镇继续向下扎根,以平均每天新增100多个服务站的速度覆盖边远村庄。
10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如同撒向大地的“保鲜驿站”,在31个省(区、市)完成布局。五年间新增的冷库容量相当于2亿7700万台家用冰箱,49.5万辆冷藏车带万千美味通达各地。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邮政快递网络,物流业市场规模有望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更加畅通的物流动脉正加速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请登录后,查看全部新闻联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