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1日星期四新闻联播文字稿完整版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2.【解码十年】穿山越壑 向交通空白处挺进;
3.【在希望的田野上】抓好农业防灾减灾 确保秋粮安全成熟;
4.前7个月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
5.【走进县城看发展陕西眉县:质效并举促高质量发展;
6.山东青岛: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生活品质;
7.福建龙岩:新消费新业态激发经济新活力;
8.各地落实落细防控措施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9.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最新疫情;
10.国内联播快讯:
1)2021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超7000亿元;
2)《走进县城看发展》明天走进宁夏贺兰县
3)多地高温 未来十天还将持续;
11.多国人士高度评价《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12.赞比亚举行坦赞铁路纪念园开园典礼;
13.俄称打击乌军弹药库等目标 乌称在多地击退俄进攻 国际人士:美国四处挑衅 制裁殃及全球;
14.美国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5% 仍处历史高位 欧洲多国7月通胀持续高企;
15.国际联播快讯:
1)美今年以来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20万;
2)经济学家联名要求美国归还阿央行资产;
3)古巴储油基地火灾形势得到控制。
新闻联播》 20220811 19:00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今年以来,我国扎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引领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9.6%,这是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的速度,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提升。
6.3万亿元,这是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5.9%,比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由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支撑的新型消费升级加快。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4%,其中,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4.2%,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9.1%,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回首上半年,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突发因素超出预期,但中国经济蹄疾步稳,顶住压力实现增长,创新升级动能澎湃。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如何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演进方向和未来发展大势,提出一系列重大论断,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再到“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年以来,尽管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国家政策靠前发力持续催生增长动能:实施智能制造和技术改造工程;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锻长板、补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综合竞争力。一系列措施落地生效,数字化转型提速升级。
上半年,“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和75.1%,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延伸拓展。创新动能加速释放。上半年,发明专利有效量超过390万件,同比增长17.5%,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和互联网收入总规模突破10万亿元,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拉动不断增强。
绿色发展稳步推进。上半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2.8%,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新建建筑“绿色化”超过90%。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气概,向着人迹罕至、环境恶劣的交通空白处挺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改变了亿万人的生活。这是用地理信息系统还原的雅鲁藏布江,过去七年里,17个火车站在它的沿岸拔地而起,车站的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它们连结起的拉林铁路16次穿江而过,将西藏带入“动车时代”。
这段视频拍摄于拉林铁路开通当天的贡嘎站,那时11岁的加央洛珠第一次看到火车,那一天,整个村子都和小加央一样兴奋不已。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这十年都在变为现实。在海拔4700米的色季拉山,一年中一多半的时间都在下雪。
从这里出发,一片高山深谷中,中国自主研制的硬岩掘进机“雪域先锋号”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大半年。高寒、高海拔,特殊的地质条件,这是迄今人类面临的最具挑战的铁路工程。过去十年,一个个像“雪域先锋号”这样最先进的装备被研制出来,投入到同样艰苦卓绝的任务中。
在中西部地区,掘进机数量相较于2014年增长了近8倍。根据每台设备上的智能定位系统,我们在地图上逐一找到了这些工程装备的位置,横断山、念青唐古拉山、祁连山……这在过去都是一座座难以征服的大山,也是我国交通网上难以触达的空白之处。十年间,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向交通空白处挺进,交通网络加速覆盖。
在茫茫的戈壁滩上,长达2712公里的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包围了起来。戈壁飞砂不再是出行的障碍。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贵州,近2万座各式各样的桥梁将一个“地无三尺平”的地方变成了“高速平原”,贵州即将成为西部第一个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的省份。
十年间,5万多个建制村通上了公交车。十年间,西部地区铁路里程突破6万公里,占到全国的40%。这是十年前春运期间,上百万广西务工人员组成“摩托大军”千里奔袭回家过年的场景。
如今,摩托大军已经成为历史。十年间,中国人从未停下攻坚克难的脚步,在群山之中、江河之上,在偏远乡村、戈壁荒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让原本的封闭、隔绝之地越来越多地连入织密的交通网络,无数人在流动中追逐、实现梦想。


请登录后,查看全部新闻联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