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2022-10-03
完整版《新闻联播》 20221003 21:00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神州巨变 小康梦圆;
2.【江河奔腾看中国】松辽流域飞新歌 振兴谱写新篇章;
3.享受多彩假日 礼赞美好生活;
4.二十大代表风采:
(1)林丹:用心用情当好百姓服务员;
(2)李胜利:做人民群众安全的“守护者”;
(3)张连钢:写就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方案;
5.【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国秋粮大面积开镰收获;
6.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最新疫情;
7.国内联播快讯:
(1)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数量增至11个;
(2)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投用;
(3)主旋律引领电影国庆档;
(4)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75万人次;
(5)700名维和官兵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6)冷空气来袭 北方多地降温明显;
8.我驻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的使领馆等机构举行活动庆祝国庆;
9.俄称打击哈尔科夫等地乌军装备 乌称打击俄防空系统:
(1)国际人士:美国北约火上浇油 加剧危机;
(2)国际能源署:欧洲今冬面临“史无前例”的天然气短缺风险;
10.飓风“伊恩”在美国致87人死亡;
11.【江河奔腾看中国】松花江 辽河流域。
(《新闻联播》 20221003 21:00)
1.【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神州巨变 小康梦圆;
2.【江河奔腾看中国】松辽流域飞新歌 振兴谱写新篇章;
3.享受多彩假日 礼赞美好生活;
4.二十大代表风采:
(1)林丹:用心用情当好百姓服务员;
(2)李胜利:做人民群众安全的“守护者”;
(3)张连钢:写就智慧港口建设的中国方案;
5.【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国秋粮大面积开镰收获;
6.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最新疫情;
7.国内联播快讯:
(1)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数量增至11个;
(2)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投用;
(3)主旋律引领电影国庆档;
(4)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75万人次;
(5)700名维和官兵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6)冷空气来袭 北方多地降温明显;
8.我驻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的使领馆等机构举行活动庆祝国庆;
9.俄称打击哈尔科夫等地乌军装备 乌称打击俄防空系统:
(1)国际人士:美国北约火上浇油 加剧危机;
(2)国际能源署:欧洲今冬面临“史无前例”的天然气短缺风险;
10.飓风“伊恩”在美国致87人死亡;
11.【江河奔腾看中国】松花江 辽河流域。
(《新闻联播》 20221003 21:00)
新闻联播
2022-10-03
完整版[视频]【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神州巨变 小康梦圆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今天,我们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山河锦绣,国泰民安,这是历史长河中的今日中国。
9899万人口历史性地摆脱贫困,正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增长近八成,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5:1 ,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亿多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社会保障网全方位织密织牢,公共服务全方位普及普惠。
伟大征程波澜壮阔,十年奋斗山乡巨变。太行山深处,河北阜平的小村庄就在这十年里变了模样。时值金秋,成熟的果子挂满枝头,大棚里的蘑菇喜获丰收。
不远处的民宿区,国庆节前一个星期,就已经预订火热。依托旅游、劳务、种养几大产业,村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7480元,十年增长了18倍多。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当时的贫困县阜平。
在这里,他进村入户看真贫,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他深情地说:“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为新时代脱贫攻坚指明方向。从乌蒙山区到茫茫草原,从雪域高原到黄土高坡,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每个重大关头,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思想引领行动。进村入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明确“扶持谁”;25万多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尽锐出战,落实“谁来扶”;实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解决“怎么扶”。
八年攻坚拔寨,中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十四亿多人的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全面小康是覆盖领域全面、覆盖人口全面、覆盖区域全面的小康,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小康。
十年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建设5900多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惠及1.4亿多人;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免费开放;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4.8%。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发展更加均衡、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小康,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今朝梦圆。
站上新起点的中国正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乘势而上,团结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央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强化政策倾斜。
今年上半年,18万多名驻村第一书记深入乡村振兴第一线,新老交接有序推进。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设立先行示范区,探索共同富裕路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一系列改革举措稳步推进。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百年大党必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再创新的辉煌。
9899万人口历史性地摆脱贫困,正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增长近八成,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5:1 ,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亿多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社会保障网全方位织密织牢,公共服务全方位普及普惠。
伟大征程波澜壮阔,十年奋斗山乡巨变。太行山深处,河北阜平的小村庄就在这十年里变了模样。时值金秋,成熟的果子挂满枝头,大棚里的蘑菇喜获丰收。
不远处的民宿区,国庆节前一个星期,就已经预订火热。依托旅游、劳务、种养几大产业,村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7480元,十年增长了18倍多。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当时的贫困县阜平。
在这里,他进村入户看真贫,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他深情地说:“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为新时代脱贫攻坚指明方向。从乌蒙山区到茫茫草原,从雪域高原到黄土高坡,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每个重大关头,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思想引领行动。进村入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明确“扶持谁”;25万多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尽锐出战,落实“谁来扶”;实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解决“怎么扶”。
八年攻坚拔寨,中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十四亿多人的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全面小康是覆盖领域全面、覆盖人口全面、覆盖区域全面的小康,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小康。
十年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建设5900多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惠及1.4亿多人;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免费开放;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4.8%。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发展更加均衡、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小康,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今朝梦圆。
站上新起点的中国正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乘势而上,团结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央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强化政策倾斜。
今年上半年,18万多名驻村第一书记深入乡村振兴第一线,新老交接有序推进。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设立先行示范区,探索共同富裕路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一系列改革举措稳步推进。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百年大党必将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再创新的辉煌。
新闻联播
2022-10-03
完整版[视频]【江河奔腾看中国】松辽流域飞新歌 振兴谱写新篇章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松花江和辽河是滋养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两条江河。它们孕育着大湿地、大粮仓、大森林,流域里生活着超过9000万各族百姓。党的十八大以来,松辽流域坚持绿色发展,筑牢东北生态屏障。
松花江流域涉及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是我国七大河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松花江沿江省区坚持绿色发展。松花江源头持续推进水源涵养。
内蒙古实施人工造林、退化湿地修复等措施,目前,嫩江水源地周边湿地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吉林长白山开展松花江源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长白山87.5%的森林覆盖率涵养着源头水质。在上游,黑龙江省与吉林省建立了跨省级河湖长制协作机制,推进跨省河段联合共治。
在中游,吉林市启动“松花江百里生态长廊”建设,对松花江流域干流、支流及小流域开展综合整治,沿岸生态持续向好。在下游,佳木斯市建设河湖管理信息化平台,全面完成117条河湖岸线保护工作。东北黑土地耕地面积约2.78亿亩,集中连片,松花江水是它们重要的灌溉水源之一。
十年来,松辽流域推动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目前,松花江流域年供水量约460亿立方米,切实保障了1.33亿亩灌溉农田的稳产高产。辽河全长1345公里,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河沿河省区不断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守护绿水青山。在千里辽河发源地——河北平泉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当地通过落实河长制、全域河湖保洁等一系列举措,让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西辽河流域从2020年开始,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
西辽河干流水头向前推进了18公里,生态逐步复苏。东辽河流域2018年治污全面展开,深入实施百万亩造林工程、百公里河道治理工程等,水环境质量创造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10年生态治理,辽河干流两堤之间,除水田和护堤护岸林外,112.3万亩河滩地实现了全线自然封育。
如今,从起点铁岭福德店,到盘锦入海口,千里生态廊道已全线贯通。十年来,松辽流域各省区不断激发新动能。黑龙江省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充分发挥;吉林省万亿级现代汽车产业、高端化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辽宁省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有序建设,创新平台能级有力提升。内蒙古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移示范区、大草原品牌和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如今,松辽流域各省区正在白山黑水间书写东北振兴的时代新篇。
松花江流域涉及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是我国七大河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松花江沿江省区坚持绿色发展。松花江源头持续推进水源涵养。
内蒙古实施人工造林、退化湿地修复等措施,目前,嫩江水源地周边湿地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吉林长白山开展松花江源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长白山87.5%的森林覆盖率涵养着源头水质。在上游,黑龙江省与吉林省建立了跨省级河湖长制协作机制,推进跨省河段联合共治。
在中游,吉林市启动“松花江百里生态长廊”建设,对松花江流域干流、支流及小流域开展综合整治,沿岸生态持续向好。在下游,佳木斯市建设河湖管理信息化平台,全面完成117条河湖岸线保护工作。东北黑土地耕地面积约2.78亿亩,集中连片,松花江水是它们重要的灌溉水源之一。
十年来,松辽流域推动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目前,松花江流域年供水量约460亿立方米,切实保障了1.33亿亩灌溉农田的稳产高产。辽河全长1345公里,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河沿河省区不断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守护绿水青山。在千里辽河发源地——河北平泉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当地通过落实河长制、全域河湖保洁等一系列举措,让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西辽河流域从2020年开始,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
西辽河干流水头向前推进了18公里,生态逐步复苏。东辽河流域2018年治污全面展开,深入实施百万亩造林工程、百公里河道治理工程等,水环境质量创造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10年生态治理,辽河干流两堤之间,除水田和护堤护岸林外,112.3万亩河滩地实现了全线自然封育。
如今,从起点铁岭福德店,到盘锦入海口,千里生态廊道已全线贯通。十年来,松辽流域各省区不断激发新动能。黑龙江省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充分发挥;吉林省万亿级现代汽车产业、高端化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辽宁省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有序建设,创新平台能级有力提升。内蒙古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移示范区、大草原品牌和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如今,松辽流域各省区正在白山黑水间书写东北振兴的时代新篇。
请登录后,查看全部新闻联播内容。